中信建投跌停解读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正式

发布时间:2021-9-3 12:02:07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7_200.html

中信建投()

中信证券拟清仓减持公司5.58%股份

中信建投6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持股5.58%的股东中信证券因自身经营需要,拟在未来6个月内合计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全部A股股票4.2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5.58%。

开盘后,中信建投一字跌停,对于上市一年,流通市值紧亿元的中信建投而言,5%的减持确实太凶猛了,至于减持原因,并不是像很多媒体说的“有研究机构三个月前曾看空中信建投”,笔者进行了独家研究:

作为行业龙头券商,中信证券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腾笼换鸟,收购广州证券。

年12月24日晚上,中信证券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的停牌公告》,称正在筹划关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拟发行股份收购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广州证券年前11个月营收11.88亿,亏损1.19亿元。

据年06月03日最新消息,中证网发布了

《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正式进入监管审核流程》

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事项正式进入监管审核流程。

  5月31日,证监会   虽然收购事项尚未尘埃落定,但广州证券近期动作频频,至少在十省市有撤销分支机构举动,被市场解读为在根据收购需要进行资源整合。

  中信证券的收购举动被视为证券业新一轮整合并购的开始。近期天风证券拟收购恒泰证券29.99%股权,侧面印证了这一判断。民生证券董事长冯鹤年此前表示,从过往的并购案例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有1+1大于2的效果,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公司自身的战略诉求以及寻找到一个良好的时机,这些缺一不可。

  中信并购重组事项

  上报证监会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中信证券申请变更公司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审批申请的对象,或为越秀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金控有限。

  去年12月25日,中信证券发布了并购重组相关预案,筹划发行股份购买广州证券%股份,震动业界。

  根据收购方案,中信证券向越秀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金控有限购买剥离了广州期货和金鹰基金股权后的广州证券%股权,作价.6亿元;为此,中信证券拟发行7.93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越秀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金控有限合计持有中信证券6.14%的股份,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5月27日,中信证券召开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12项关于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的议案,均获三分之二以上股东审议通过。随后,中信证券开始履行监管报批流程。

  至此,本次收购距离尘埃落定已为时不远。

  根据行政许可审核流程,申请材料在被接收后若不需要补正材料,将被证监会受理,接下来会进行两次书面反馈以及书面回复意见,最终做出准予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广州证券动作频频

  虽然收购尚未最终落定,但是广州证券近期动作频频,至少在十省市有撤销分支机构的举动,被市场解读为在根据收购需要进行资源整合调整。

  今年以来,监管层已经核准广州证券撤销了青岛、宁波两家分公司以及上海陆家嘴证券营业部;进入5月份后,广州证券密集申请撤销一些分布在东北、华北、湖南、福建等地的分支机构,也对海南及贵州的分支机构提出了撤销申请。

  中信证券此前回复监管问询时表示,广州证券未来将定位为中信证券在华南地区从事特定业务的子公司,业务区域将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深圳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进一步巩固其在华南地区的业务竞争力。

  本次交易完成后,中信证券在广东省(不含深圳)营业网点总数将由18家增至50家,有望进入在粤证券经纪业务第一梯队。与逐个新设营业网点方式相比,本次交易可一次性取得广州证券的营业网点,可大幅减少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快速提升中信证券在广东省的营业网点数量、客户渠道,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广东省的市场份额,增强区域竞争力。

  掀起新一轮并购大潮

  中信证券长期以来都采用“逆周期收购,顺周期融资”的资本补充模式。从4年起,陆续成功并购整合万通证券、华夏证券、金通证券、里昂证券,扩大境内业务规模,并开启海外业务布局。

  天风证券非银分析师夏昌盛、罗钻辉发布研报认为,从年第一家证券公司成立至今,中国证券业前后共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其中以中信证券的并购整合历程最具代表性。

  通过一系列并购,中信证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总资产以及净资产方面,都有明显增加,6年中信证券净利润上升至行业首位,并维持至今。

  广州证券主动被中信证券并购,被预测为券商新一轮并购的开始。5月28日,天风证券发布公告称,已与北京庆云洲际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交易对方签署股权收购意向性协议,拟收购其合计持有的恒泰证券29.99%的股权。若此次收购达成,将成为证券业内,继中信收购广州证券之后,又一起重大并购案。

  民生证券董事长冯鹤年此前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年以来,证券公司整体资本规模持续扩张,证券公司业务重资本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市场份额和行业利润也越来越向头部券商集中,资本规模已成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不排除未来行业内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案例。

为什么清仓中信建投?

一参一控的政策要求

《证券公司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第10号--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和股权变更》第十三条规定:

“入股股东以及入股股东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超过2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超过1家。”

《关于证券公司控制关系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指导意见》规定:

“同一单位、个人,或者受同一单位、个人实际控制的多家单位、个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计入参股、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范围:

(一)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上市证券公司5%以下(不含5%)股份;

(二)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控制一家证券公司,该证券公司依法参股、控制其他证券公司;

(三)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证券公司依法设立从事证券业务的子公司;

(四)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已参股中信建投的中信证券,再行收购控制“广州证券”是否符合“一参一控”的要求,交易所曾发问询函质疑。

对此,中信证券回复:本次交易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并实施完成后,广州证券将成为中信证券通过受让股份方式设立的从事证券业务的子公司,且中信证券和广州证券将根据监管要求,变更业务范围以有效避免同业竞争。因此,广州证券将不计入公司参股、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范围。

“麦子店高盛”中信证券确实充分发挥投行解读政策、利用政策的优势,规避政策限制。但也受到了交易所的问询。因此,笔者认为本次中信证券对于建投的减持,属于无奈之举,严格按照“一参一控”的意见,以免日后其他证券公司并购时进行效仿,失去“一参一控”限制的意义。

所以,面对中信证券的神操作,我等韭菜们还是继续关灯吃面把。

—END—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penwutuan.com/kgjg/10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